【网络中国节·清明】警惕诈骗陷阱 守护财产安全
时间:2025-03-31
来源:东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
作者:刘洋
编辑:程莹
审核:魏娜
清明节是缅怀亲人、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。清明节将至,部分不法之徒利用特殊时期,打着清明节的幌子行骗,致使众多群众遭受经济财产损失。东山区人民检察院为大家整理几种较为隐蔽的诈骗类型,帮助大家提升防范意识,守护财产安全。
“代为祭扫”服务
“代为祭扫”原本为无法亲临墓园的人们提供了便利,却被不法分子利用。他们在网络上发布极具诱惑的宣传广告,承诺提供专业、细致的祭扫服务,吸引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。但当钱款到手,他们要么随意应付,要么直接失联,让消费者的美好初衷化为泡影。
“风水大师”骗局
诈骗分子借清明节人们对运势和福祉的关注,打着看风水消灾、保平安的幌子,向群众推销高价风水物品或服务。一旦钱财到手,他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冒充民政部门发放“丧葬费补贴”
诈骗分子冒充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诈骗。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短信,告知家属可领取丧葬补贴,以手续办理需转账激活账户、缴纳手续费等理由,诱骗群众转账汇款。
加好友领取“护身符”
诈骗分子活跃于各类社交平台,精心抛出“免费赠送护身符,庇佑家人平安顺遂”的诱饵,吸引大家添加好友。一旦添加成功,便原形毕露,以制作护身符需工本费、请大师开光需手续费等借口索要钱财。还会诱导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,借此套取个人隐私信息,为后续精准诈骗埋下伏笔,最终导致受害者的财产遭受损失 。
1. 核实服务机构真伪
正规的代为祭扫服务机构,不仅具备相关营业资质,且有良好的信誉与口碑。群众可通过查看机构的营业执照、在互联网搜索其服务评价等方式,确认服务机构是否正规。对主动上门或通过不明链接推广的“风水大师”,不要轻信,以免落入陷阱。
2. 验证官方信息来源
当接到自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,涉及丧葬费、抚恤金领取时,务必通过拨打当地民政部门官方电话、前往民政部门办公地点等正规途径核实信息。切勿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,或点击对方发送的链接,以防信息泄露与财产损失。
3. 遭遇诈骗及时报警
若不幸遭受诈骗,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通话录音等相关证据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通过及时报案,为警方打击诈骗犯罪提供有力线索,最大程度挽回损失。
下一步,东山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开展反诈法治宣传活动,创新宣传方式,丰富宣传内容,不断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,筑牢全民反诈安全防线,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,护航幸福安宁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