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征文展播】铁骨灯 蓝盾光
时间:2025-08-14
来源:东山区人民检察院
作者:孙文霞
编辑:程莹
审核:李迎琳
案头的台历翻过七月,泛黄的回忆里还流转着80年前的烽火狼烟......回首过往,14年的浴血奋战,无数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,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;且望今朝,检察人员们驻足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,看那烽火岁月中的红色记忆如何穿过八十载光阴,与“检察蓝”交相辉映,诉说着“立检为公、司法为民”的铿锵使命!
回望历史长河,中华这片浸染着先辈热血的沃土,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挺起不屈的脊梁。那些铭刻于岁月的抗战故事,不仅是悲壮的历史记忆,更化作永不熄灭的铁骨灯盏,以灼灼之光穿透岁月尘烟,照亮新时代检察人身披蓝盾的前行征途。
(一)烽烟炼就铮铮骨:灯芯不灭火长明
当我伫立在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序厅中央,青铜浮雕墙凹凸的印记宛如历史伤痕。1937年那个动荡的夏夜仿佛穿透了岁月,战士们用身躯筑起的第一道防线清晰浮现: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,二十九军将士握刀冲锋,嘶吼着与敌人在桥面展开殊死拼杀。那穿越烽火的不屈精魂,已淬炼为长明的火炬。而它无声燃烧的光焰,倏然触到我的心尖,将“抗争”二字熔铸成蓝盾的第一簇火种,滚烫而鲜明。
当我站在赵尚志将军雕像前,指尖抚过冰凉的像身,“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”九字如火焰灼烫掌心。恍惚间,1942年那个寒彻北疆的冬夜重现眼前,将军身中黑枪仍毙敌向前。那宁折不弯的身姿,穿透八十余载风雪,化作永不倾倒的灯台。而他忠诚的光焰,顺着掌心的温度漫延,在我胸中点燃蓝盾的第二簇火苗。
当我凝视史料中鹤岗东山万人坑的影像,展柜里上千具白骨泛着冷光。1968年深秋重见天日的骸骨,每道骨痕都折射出科学的证言:那具眼眶被铁丝洞穿的颅骨,正是法医学对暴行的精确解码;那根嵌着煤块的肋骨,正是痕检技术对虐行的精准复现。这些智慧定格的苦难密码,在我心底引燃了蓝盾的第三簇火团,唯以智慧破译,才能让证言穿透迷雾,守护记忆的根脉。
(二)蓝盾传承熠熠光:新程不止行不停
从历史烽烟中淬炼升腾的不屈抗争、忠诚铁骨与超凡智慧,正深深熔铸进我的蓝盾之中,指引、激励、照亮着我履职的每一个脚步。
回看求学岁月,书桌前那盏长明的台灯,恰似铁骨灯的精神微光。当繁复的法条如密林般盘错,我以“宁折不弯”的意志逐字攻克;当理论的高山横亘眼前,我以创新思维构建知识脉络。千百日夜的孤灯坚守,终让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青春战场上的回响,这不仅是知识的胜利,更是铁骨灯芯在平凡坚守中迸发的蓝盾初芒。
在未来工作中,我将承续铁骨精神:秉铁骨灯不灭之光,以忠诚坚守司法底线,严谨审查每起案件,彰显检察担当,让公诉利剑划破阴霾;擎为民旗永不卷之势,以初心深耕案件战场,用证据推动检察建议落地,借法律天平守护公平正义;燃智慧火永不熄之焰,以勇气破解数字迷局,凭科技赋能开辟法律监督新路径......
岁月流转,烽火已远,但华夏的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战士们的铿锵足音。铭记历史并非沉湎过往,而是要从先辈的奋斗历程中赓续精神血脉。那从历史烽烟中延续的灯焰,早已在我心中凝成不灭的火光,而我愿以微光之力做这束火光的传递者,以“忠诚、为民、担当、公正、廉洁”为笔,淬炼铁骨、擦亮蓝盾,让穿透时空的灯焰与当下的检察光焰交相辉映,在公平正义的长卷上,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赤诚注脚!